- +1
在深圳的年轻人,都是「人间清醒」
原创 粤团×那一座城 广东共青团 收录于合集#新青年故事 5 个 #经济大省的红色底色 15 个
今年毕业季,有一部剧叫《二十不惑2》。
青春、梦想,职场、奋斗,每个关键词都引起了无数共鸣。
因为真实。
也因为,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深圳。
当剧中四个女孩,25岁的青春故事落下帷幕。
真正的深圳“二十不惑”,其实每天都在上演。
△深圳人才公园 图by 那一座城
我们邀请了四位在深圳的他们。
站在即将或已过“三十而立”的关口回望和讲述,
从初到深圳时的惴惴不安,
到如今在追梦路上,不断确定,不断坚持。
同时,不断收获,亦勇往向前。
在海湾翩翩起舞的张娅姝,跳出了深圳湾最美的姿态;
△张娅姝 图by 青春深圳
来自贵州的张小元,画出了深圳的青春色彩;
来自汕尾的雨婷,和朋友们用1470多天的坚持,记录下了深圳最美的日落;
带领8000多名骑手学会急救的陈明川,用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脉搏;
他们说:
「在深圳,90后。这是我们的20岁,和我们的青春」
他们也说:
「谢谢你,42岁的深圳,这一路伴我们成长。」
△深圳 图by 那一座城
@张小元
来自贵州,在深12年,街头3D绘画师
「青春时的绘画梦,
像是一头猛虎,破洞而出」
张小元走红了,在意料之外,又在意料之中。
他笔下的深圳,是3D立体版的。
墙壁上,他留下了破洞而出的猛虎,栩栩如生;
△张小元发布在平台的作画视频 截图by 第一现场
石凳上,他画下了带着棒球帽的长发女孩,一比一完美复刻;
白墙天台,一头巨龙伸出利爪,彷佛活了一般;
△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就这样穿梭在深圳街头绘画。
张小元的每一笔,都和这座城市一样,处处洋溢着生生不息的灵动与干劲。
△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时间回到12年前,带着绘画梦,年纪轻轻的张小元从贵阳来到深圳。
因为从小热爱绘画,也因为家境一般的他,没有机会系统学习绘画。
到深圳,他起初想找一份绘画相关工作,后来冥冥之中来到大芬油画村。
哪怕只是一份服务员的工作,也让他在这,找到绘画梦的开始。
没有专门拜师,没有系统学习。
但在遍地都是画画的大芬村,张小元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。
“他们都在室外画,我没事儿就站在他们身后,一笔一笔的看他们怎么画,怎么用笔,怎么着色”。
△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那段日子,张小元已经挥之淡然。
但还是会笑着说,当时啊,有点偷师学艺的意思。
也只有在深圳,在大芬村这样的地方,才有了走在巷子里,随处看随时学的机会。
足够刻苦的日子,张小元把它放在了心里。
如今的他,靠着大胆、豪迈,又与自然融合的城市画风在网络爆火。
深圳现代“神笔马良”的赞誉,亦扑面而来。
面对名和利,张小元更愿意把所有的执拗和坚持,放在绘画上,就像十多年前刚来时的那份初心,简单美好。
△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在他心中,深圳和少年的梦一样,同样包容而美好。
少年喜欢深圳的活力、朝气,快节奏的步调,年轻人只要闯一闯,也许就有了一席之地。
张小元说:“深圳是一个大舞台,它给了人很多的机遇”。
就像他,到大芬村是机遇,在街头学画画是机遇,被人赏识是机遇,如今走红网络也是机遇。
走在梦想的路上,人生的轨迹像彩虹一样,踏出了不同的色彩。
△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贵阳没有海,一直喜欢海的张小元,在盐田海边住下来,屋子里养了一只猫。
面朝大海,一浪又一浪。
面向未来,画画的路还很长。
张小元说,他会在深圳继续画下去。
在这个给了他机会、勇气,也教会他坚持的第二故乡。
一直一直画下去。
△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@雨婷
来自汕尾,在深近10年,自由创业者
「拍下1470天的深圳日落,
关于坚持这件小事」
把相机架在26楼的阳台,从下午4点拍到晚上8点。
在深圳地铁被挤爆,人们赶着下班回家的时候,雨婷和朋友们将深圳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。
并且一拍,就是1470多天。
不论刮风下雨,不论春夏秋冬,从来都没有间断过。
他们将其称为26楼映像馆,以此成立了这个城市人文品牌。
△ 图by 26楼映像馆
做这件事的初衷,说来也简单。
“希望大家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,在疲惫中匆忙赶路时,在错过了那些抬头可见的日落晚霞时,能通过我们记录下的‘今天’,对即将消逝的‘时光’有一丝慰藉”。
雨婷说虽然微不足道,但他们相信假以时日,会堆垒出可观的意义。
意义是什么?是坚持。
“这是和深圳维系时间更长、更久的东西,同时,也想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念,尤其是和我们一样来这座城市打拼和追求梦想的年轻人说,再坚持一下,花会开”。
就像后来,雨婷他们也没有想到,这个记录深圳的举动,意外地带着深圳走到了更远的地方。
△ 关于记录深圳天气的线下活动 图by 黄雨婷
“我们去参加展览,去参加艺术节,去和全国的人分享深圳的自然美好”。
把一天又一天剪成一个季节,当大家躺在沙发上,就能看到深圳傍晚的夕阳,稀里哗啦的雨天,还有多彩的云……
“像是一个云端气象台,这是时间赋予我们的”。
“也是我们对深圳的眷恋……”雨婷补充道。
△ 平时雨婷也喜欢记录深圳的日常,抬头看看天空 图by 黄雨婷
这个出生在汕尾的90后女孩,读大学时每次从广州回深圳,她都说的是回家。
哥哥在那,姐姐在那,亲人朋友都在,家也就在。
从大学时的懵懂到如今成为几个自创品牌的主理人、合伙人。
深圳对于雨婷而言,有家的温暖,也有一路创业的跌跌撞撞。
△ 图by 黄雨婷
第一次“创业”,是在大学时,和哥哥一起推出了首个非营利性与商业组织结合的文化公共空间。
后来首次创业基本宣告失败。
第二次是在福田,二房东跑路,再一次败北。
不断地失败,不断地尝试,不断地突破。
如今工作室成立7个品牌,从公共艺术到潮流文化。
年轻的力量与创意设想,与这座城市的青春内核不断碰撞。
下一个想法是什么?
两年前,喜欢七龙珠的他们,又创造了一个叫“神龙公园”的新天地。
@张娅姝
来自四川,在深近3年+,青年舞者
「遇见深圳,
在海湾起舞的“狠女人”」
一个天生要起舞的人,注定停不下寻找舞台的脚步。
对于张娅姝来说,深圳,让她有了更大的舞台去发挥想象,去尝试更多的可能。
△张娅姝
从一个爱跳舞的女孩,到深圳歌剧院首席舞者、“深圳青年五四奖章”获得者,张娅姝用舞台跳出了深圳的青春之歌。
当身后是碧蓝的海湾,她缓缓舒展双臂,翩翩起舞。
当海风轻拂着裙摆,脚尖扬起的水花划出迷人的弧度。
深圳的海湾与张娅姝融为一体,美成了一幅画卷。
△张娅姝
这一刻,女孩刚到深圳时的迷茫,早就随风飘散。
从来没有停止跳舞的张娅姝,在这里,遇到了一群敢想敢干的青年艺术创作者。
由她编舞和主演的《红》,是为献礼建党100周年而作,也是电影《革命者》的宣传MV。
女孩一身黄衣红绸,水中起舞,翩翩舞姿,如游龙一般行云流水。
△张娅姝
此外,张娅姝还走出深圳,在长白山的火山湖,用一曲中国舞《青女司霜》致敬中国冬奥的运动健儿。
说起这次拍摄,意义非凡,又刻骨铭心。
当时张娅姝几乎忘记了自己身患强直性脊柱炎。
舞姿优美震撼的背后,是零下20度连跳4小时的坚持,是克服了寒冷缺氧,仅仅披着一层薄纱的无畏。
△张娅姝
实际上,这份“无所畏惧”一直伴随着她。
到深圳第三年,这枚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,成为张娅姝闪闪发光的青春注脚。
在采访中她说,深圳速度和大胆,是并驾齐驱的。
不管是经济,还是文化。舞蹈需要创新,艺术需要创作。
“深圳嘛,创新才是它的根”。
而这也成就了张娅姝最好的舞台。
△张娅姝
@杨明川
来自贵州,在深近10年,公共事业工作者
「为生命奔走,
8000多名骑手成为“急救侠”」
在深圳这个遍地红马甲的城市,志愿者是城市的守护者。
作为其中的一名领头人,如今是深圳安全义工联合会秘书长的杨明川,将一分一秒看得更重。
他要和时间抢生命,也教更多人学会和时间抢生命。
从2018年到2022年,这五年时间,杨明川将深圳生命急救组织网覆盖到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。
他不仅让8000外卖骑手成为了“急救侠”,更将全民急救知识普及进社区,建设“AED安心驿站”等等。
△ 2021年在广州“益苗计划”会场上解说“安心驿站”项目的杨明川 图by 杨明川
当一个昔日青涩、稚嫩的男孩,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众人阐述着自己的目标与理想。
不是事业有成,不是功成名就,而是为了黄金四分钟响应救援,为了让意外不再夺走生命。
杨明川把守护这座城市当成了自己的事业,一直在奔走。
他来自贵州小镇,童年的留守经历让他更加发奋图强。
后来到国外留学交换生,攻读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。
再后来来到深圳,从最初在深圳水务集团抄水表、收水费、修水管等基层工作,到现在任职深圳市安全义工联的秘书长。
练就一身扎实本领,深圳见证成长。
爱与感恩,是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力量之源。
△ 2021年在酒泉市瓜州县做公路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杨明川(右一) 图by 杨明川
早在2016年,当时在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工作并担任团干的杨明川,就开始思考:
一旦发生意外猝死,如何让身边的人抢在死神面前。
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,让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人先一步救援呢?
在急救知识尚未全面普及之时,让有一定机动性的人先一步救援?
他将发展日常储备应急救援支援者的目标,放在了公交车司机身上。
在2018年12月13日,与东部公交共同组建公共安全义工联东部公交分队,发起了“安心巴士”行动。
这项行动让3年后,陈尚环师傅在自己驾驶的M457线上,用6分钟成功挽救了一位乘客的生命。
后来,陈明川培训“急救侠”的“野心”,越来越大。
不止公交车,他要让这座城市的街巷都拥有和生命赛跑的能力。
△外卖骑手在做急救培训 图by 广东志愿者
于是,不久后,8000名外卖小哥成为了深圳急救志愿者。
不止是深圳,杨明川和团队还联合企业的力量,启动了“十城万人急救骑侠公益赋能计划”。
将“深圳经验”推广至北京、天津、四川等10余个城市,让上万名外卖骑手,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,成为关键时刻的生命守护者。
△ 2021年在深圳会展中心为来宾介绍公益项目的杨明川(前排左一) 图by 广东志愿者
成为城市守护者,就像这位骑手说的:
“之前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送外卖的挣钱养家,按时把餐送给客户让客户吃得开心就够了。现在我们是应急救援志愿者,感觉自己更像江湖里的侠客一样行侠仗义。”
是啊,像江湖里的侠客一样,去行侠仗义。
外卖骑手如此,公交司机如此,万千志愿者们如此。
而被志愿者包围的深圳,又何尝不是一座侠义之城呢。
△ 图by 广东志愿者
42年风雨,42岁的深圳。
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。
△ 深圳人才公园 图by 那一座城
它包容。
包容着一切梦想萌发的可能。
就如同张小元的绘画梦,在深圳墙绘上活灵活现。
△ 张小元的墙绘 图by 张小元
它开放。
敞开怀抱拥抱着一切美好的开始。
就如同雨婷的创业成败,反复开始,又在坚持和天马行空的创意下,开枝散叶。
它汇聚。
汇聚一切年轻的能量,呈现最好的舞台。
就如同张娅姝的翩翩起舞,在海湾,在水下,在长白山。
△张娅姝 图by 青春深圳
它温暖。
因为有260万注册志愿者,为一座城的善良和爱买单。
我们和深圳,互相成就。
青春深圳,没有终章。
【版权说明】
本文图片来自图虫创意、受访者供图、青春深圳等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封面图源:那一座城
原标题:《在深圳的年轻人,都是「人间清醒」》
阅读原文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://renzheng.thepaper.cn。
- 报料热线: 021-962866
- 报料邮箱: news@thepaper.cn
沪ICP备14003370号
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120170006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7116
© 2014-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